孤島燈火照出他們的敬業三代供電人守護孤島14載 只為保障留守居民日常用電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寧靜的荷包島上時,大部分村民都還在睡夢中。像過去的1000多個日子一樣,餘駿早早起身到電房對發電設備進行著每天的例行檢查,為上午9點開始的按時送電做好準備。
  “只要有他們在,孤島就不孤,島上就有光明。”島上居民這樣說。荷包島是珠海市高欄經濟區的海島之一,孤懸海外,與大陸的交通僅靠每兩天往返一次的渡輪維繫。自2000年7月起,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珠海供電局的員工們就開始了在荷包島上的常駐生活,肩負起發電、送電、電力設施運行和維護的重任。包括餘駿在內,已有3代員工在這裡默默耕耘了14個年頭。
  城區的繁華在島上只能化作孤單的堅守,都市的娛樂在這裡只是爬爬山路的自我消遣,對家人的思念也只能依靠電話聊以慰藉。他們的付出,讓村民的生活從點煤油燈的幽暗通向電燈的明亮,從無電可用到冰箱、空調一應俱全。而今,只為這不熄的燈火,他們仍在堅守。
  從“大驚小怪”到坦然面對
  在一棟兩層樓高的小平房裡,一樓簡單地擺放著木製小沙發,一臺電風扇,兩張拼起來的木桌上放著醫葯箱和文件夾,這就是餘駿現在的辦公室,樓上則是他的宿舍。“以前條件沒這麼好,連個燒水壺都沒有,第一天報道時心裡涼了一半。現在的佈置是後來根據南網標識規範重新翻新了。”餘駿說。
  每周餘駿最多只能回家一趟,而每次回家,他需要在碼頭等待沒有固定時刻的輪渡,到了鎮上等待公交車,一趟下來往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
  今年5月的一天,餘駿半夜發起了高燒,不敢亂吃藥也沒敢告訴家裡人,只能一個人捂著被子發汗,3套工作服輪流換。而比起自己,無法對家人照顧周到則更令他心懷愧疚。“2010年冬天的時候,我妻子懷孕了還到島上來看我,給我送飯菜。那天下午她突然肚子痛,這裡沒有醫生,出市區也很不方便,當時真的六神無主。”回想起來,他仍心有餘悸。
  聽到9個月的女兒高燒不退時,他心裡著急卻仍要堅守工作;面對家中70多歲的老母親,他無法在身邊盡孝,心懷愧疚。“家人總想我回市區工作,但話到嘴邊還是很少會說出口。”已經45歲的大男人餘駿說起這些,眼睛忍不住有些濕潤,對於堅守海島的選擇,他卻從未動搖。
  三代供電人接力守護海島光明
  2000年的珠海,萬家燈火不熄,一派欣欣向榮;彼時,一海之隔的荷包島卻依舊孤單而暗淡,沒有電,沒有通訊,島上的荷包村也成為這座城市最後一個不通電的村莊。
  同年7月,本已準備退休的珠海供電局電力工人俞鵬接到任務後,帶著一把砍刀和一臺柴油發動機上了島。由他而始,這座孤懸海外的島嶼真正有了“光明”。
  儘管已想象過多次,但這裡的“原生態”還是讓俞鵬有些驚訝。由於島上供電線路未與大陸聯網,2000年前,當地只能由村委會自行使用柴油發電。“最初的兩台發電機都是從船上拆下來的,發電成本高,所以家家戶戶都還是點著煤油燈。”他說。
  惡劣條件下,他簡單搭建一所發電機房。“才剛建好幾天,就遇上了颱風‘啟德’,12級強風把3個風電站的風葉都刮到海裡了。”俞鵬一面翻著一本紙張泛黃的記事本,一面回憶。記事本里記錄了2000年至2002年他在島上每天的工作,巨細無遺。
  “他們剛來那會兒,每天都能看見帶著安全帽、穿著工作服的人不分晝夜地埋頭苦幹。”島上的七旬老人張池華回憶,僅一個月的時間,水泥電線桿“長高”了,電線也“長胖”了,每家每戶的電錶都換新了。
  兩年後俞鵬退休離島,繼任者何國慶“接力”七年,堅守崗位直至因病去世。2010年初,這份在外人看來“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傳到了“第三代”供電人餘駿手上。
  “他們就是我們的‘光明使者’。”如今,張池華悠閑地坐在自家的小客廳里,吹著電扇,看著電視,過著與城裡人一樣的生活。自2012年起,荷包島用電量大增,發電機組也一再更新,每天正常供電時間從原來的6個小時延長到了10個小時。
  島上居民把他們認作自家人
  在這個13平方公里的海島上,島上居民有84戶,總人口366人。由於地處偏遠且交通不便,島上的年輕人們選擇外出打工,留在島上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小孩。與此同時,島上一半以上的村民以捕魚為生,如果海鮮沒有及時冰凍,就意味著村民的辛勤勞動將付之東流。因此,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是電力人堅守孤島的最重要原因。
  “以前用不上電,海鮮一拿回來就壞了,賣不出去自己也吃不了。自從有電之後,冰箱、洗衣機這些電器用起來都很方便。”張池華感慨道,供電員工們的敬業讓他深受感動。
  現在,每天發電前餘駿都要提前檢查線路,發電時要守著機器,防止漏電、漏油等事故發生。入夏以來,隨著氣溫的升高、雷雨天氣的增多,為了確保島上的可靠供電,餘駿冒著烈日酷暑接連奮戰。一旦有村民致電反映有停電的情況,餘駿就要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排查,經常在高溫天氣下一干就是3個小時,工作服早已濕透。
  日積月累的相處,當初孤身一人來到荷包島的餘駿早已被島上的村民認作是自家人。有時在戶外巡視線路、查看設備,做些日常維修工作時,村民們都會熱情地招呼他們到自己家吃飯。
  不時的一頓粗茶淡飯,路邊的一席家常話,這讓餘駿感受到了別樣的幸福。“雖然不好意思上人家家裡蹭飯。不過飯雖然沒有吃,但被鄉親們關心的感覺真好。”餘駿說。
  專業、敬業品質不斷傳播
  珠海供電局南水供電所營業部主任李國攜告訴記者,海島天氣反覆無常,風雨雷電季節要保正常發電更是難上加難,不是開關跳閘,就是電線燒毀,海島供電僅靠餘駿一個人白天黑夜連軸轉,一次次化險為夷。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儘管身在海島,餘駿絲毫沒有落下在電力專業技能上不斷進修。2014年初,憑藉在海島供電方面的研究和實戰經驗,餘駿加入了珠海供電局新能源研究小組,與珠海供電局風電、光伏發電和分佈式能源並網研究的專家們一同開展提升海島供電服務效率的研究。
  珠海供電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利用研究成果 ,嘗試在荷包島開展新能源並網運用,進一步提升島上發電、供電的質量和效率。
  今年9月份,餘駿保障荷包島供電的故事被珠海電視臺報道,獲得了當地市民的肯定。為此,珠海市志願者協會多次聯繫珠海供電局,希望上島探望海島電工。而南水供電所則計劃將荷包島最為該所新員工培養基地,定期安排青年員工上島服務,讓餘駿的敬意品質得到傳播。  (原標題:孤島燈火照出他們的敬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q96yqcn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